卡爾.波普爾《猜想與反駁》
內容簡介:
《猜想與反駁》圍繞著知識通過猜想與反駁、不斷清除錯誤而增長這一主題展開論述,廣泛涉獵知識論、科學論、真理論以及自然科學史和社會科學史等領域。
作者簡介:
卡爾·波普爾(Karl R. Popper, 1902-1994)是當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學哲學家和社會哲學家之一。他繼承德國愛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得的唯理主義思想,形成“批判理性主義哲學”,建立同邏輯實證主義相對的科學知識觀,提出反歸納主義和證偽主義的知識理論。
主要著作有《開放社會及其敵人》(1945)、《歷史決定論的貧困》(1957)、《科學發現的邏輯》(1959)、《猜想與反駁》(1963)、《客觀知識》(1972)。
中譯本序
序言
導論 論知識和無知的來源
猜想
一、科學:猜想和反駁
二、哲學問題的本質及其科學根源
三、關於人類知識的三種觀點
四、關於一種理性的傳統理論
五、回到前蘇格拉底哲學家
六、談貝克萊是馬赫和愛因斯坦的先驅
七、康得的批判和宇宙學
八、論科學和形而上學的地位
九、邏輯演算和算術演算為什麼可應用於實在
十、真理、合理性和科學知識增長
反駁
十一、科學與形而上學的分界
十二、語言和身-心問題
十三、身-心問題的一個說明
十四、日常語言中的自我涉及和意義
十五、辯證法是什麼?
十六、社會科學中的預測和預言
十七、公眾輿論和自由主義原則
十八、烏托邦和暴力
十九、我們時代的歷史:一個樂觀主義者的觀點
二十、人文主義和理性
附錄 若干技術性的注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